摘要: 借一雙慧眼穿透遠方黑暗——《消費電子》雜志專訪保千里夜視事業部總經理蔣建平先生 不管對誰,健康安全都是最重要的。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其它的夢想才可能
借一雙慧眼穿透遠方黑暗
——《消費電子》雜志專訪保千里夜視事業部總經理蔣建平先生
不管對誰,健康安全都是最重要的。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其它的夢想才可能實現。高科技在給大家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風險,而許多風險還需要其它的高科技來克服。
幾年前,記者一個好友的父親在車禍中不幸離世。那場車禍發生在夜間,好友父親所駕駛的車被一輛迎面而來的車撞到,事后調查發現是由強光干擾導致的。幾年過去了,好友一家仍沉浸在悲痛之中,好友常常假設如果當時她的父親能及時看到迎面而來的車該多好。只是假設無法挽回悲劇,遺憾也很難在歲月中被沖淡。記者也深為好友的事感到心痛,一個偶然的機會了解到保千里的夜視儀產品,心里好像打開了一扇窗,心想這樣的產品可以避免多少悲劇和遺憾啊。為此,記者專訪了保千里電子有限公司夜視事業部總經理蔣建平先生,對夜視儀作進一步的了解。
安全是人生的王牌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卻比往日更加忙碌。不知道生命中的多少時間都花在了奔波的旅途,有些人行駛在出差途中,有些人穿梭在應酬后的歸家路,有些人甚至常年都呆在車上,不分晝夜。車給大家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隱患。蔣建平說:“不管對誰,健康安全都是最重要的。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其它的夢想才可能實現。高科技在給大家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風險,而許多風險還需要其它的高科技來克服。高科技這個東西,如果用于戰爭上,那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而夜視儀技術是為了大家的安全而研發的高科技。要知道,保千里夜視儀可以將行車安全系數提高兩三倍。”
記者對于行車安全也特別關注,遂向蔣建平詢問為何保千里夜視儀可以提高行車安全系數。蔣建平說:“大多數人在開車時,從發現前方有人或障礙物,到做出剎車動作的應急反應,時間大約為1秒,如果這時汽車時速是120公里,而在這1秒內,汽車就已經跑出了33米。但是這一時速完全停止制動的距離卻在50米以上。因此,駕駛員在時速120公里時,必須看到前方100米以外的視野,需要至少給駕駛員留3秒的應急處理時間。可是,汽車近光燈的有效可視距離為30到50米,遠光燈的可視有效距離為70米,這樣駕駛員在夜間行車時必須全神貫注,絲毫不分心,才能保證安全。而如果駕駛員使用保千里夜視儀,無論路上光線情況如何,都可以至少看到150米以外的人或障礙物,也就是說可以提前3秒發現危險,達到夜晚行車安全系數提高兩三倍的目標。”
記者了解到保千里夜視儀由攝像頭和屏幕組成,既可以作為前裝設備,和汽車融為一體,也可以作為后裝設備,由駕駛員非常方便地安裝到車上。司機在行車過程中,觀察夜視儀屏幕的話便可以知道前方是否有潛在的危險。但是,司機盯著夜視儀屏幕看的話,會不會反而影響到行車安全呢?對此,蔣建平解釋說:“保千里夜視儀是汽車安全輔助駕駛系統,不是代替擋風玻璃,而只是輔助的作用,司機不用總是盯著夜視儀看,只是在前方視線不良,或者出現疑似障礙物,肉眼看不清時,用夜視儀輔助觀看。比如在沒有路燈的路上,在有霧或下雨的天氣,在前方出現強光的時候等等,這時大家可以通過夜視儀看。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導航基本上都是語音提示的,其實我們的夜視儀也有類似的語音報警。在前方有人或障礙物時夜視儀就會有報警的聲音,在車偏離車道的時候也有報警提醒。大家不用擔心總要盯著夜視儀看而影響安全的問題。”
其實在夜視儀出現之前,大家為了行車更安全也發明了很多東西。早在1885年,人們已經發明了用在馬車上的安全帶;氣囊、安全座椅等設施也逐漸走入了人們的生活。但是這些設施的作用都是在事故發生后盡可能減少對人們的傷害,是事后的、被動的、防御式的措施。而夜視儀系統卻變被動為主動,向行車主動要安全。安全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將安全的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中,人生路上也將會遇到更多的精彩。
信念匯聚的平臺
據了解,加強行車安全只是保千里夜視儀的應用之一,夜視系統本來大都是用在軍方或國家安全領域的。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德國、美國等國家開始研究夜視系統。1945年夏天,在日本沖繩島,美軍利用紅外夜視儀在一次對日軍的夜晚進攻中獲得了優勢地位。如今在軍方的訓練中也仍會用到夜視系統。即使在和平年代,公檢法等部門也同樣需要夜視儀的幫助來進行工作。除了特種裝備、汽車夜視以外,夜視儀在民用領域也大有用武之地,比如在戶外科考、新聞采集、工程施工等領域夜視儀都會發揮作用。
盡管夜視儀在很多方面的作用很大,但作為新事物,大家對其的了解還不怎么充分。保千里夜視儀在今年7月份召開了發布會。很多客戶趕到發布會現場,充分展現了大家對夜視儀的好奇心。蔣建平在發布會上的路演也受到了大家的歡迎,通過蔣建平跟記者分享的幾個故事,可以充分感受到大家對夜視儀事業的信念。
7月11號,保千里夜視系統新品發布會暨招商會在深圳大梅沙海景酒店舉行。保千里預算的來賓是二三百人,但是來了六七百人,并且有些人把自己的女朋友或太太也帶到了現場。在之后的溝通中,保千里夜視儀浙江省代理商的太太對蔣建平說,之前聽路演的時候常常打盹,或干脆跑出去玩了,但這次是她唯一一次從頭到尾聽完了路演,并且被這個項目所打動了,當時就跟先生說決定代理保千里夜視儀。蔣建平說:“如果說這樣關于高科技產品的路演能打動男人是很簡單,但連女人都打動了就讓我自己都覺得很感動。”
代理商中還有一個特別典型的代表,讓蔣建平很感動。佳木斯總代理趙先生,事業做的非常成功,但有一件事情困擾著他,就是常因工作等原因要夜晚行車,覺得很不安全。前不久,他買了一輛奧迪Q7,四處尋找夜視儀。當他在網上看到保千里夜視儀的介紹后,就決定自己買一款用。趙先生到保千里夜視儀發布會現場去了解情況,觀察了其產品并進一步聽了介紹后,當天簽了代理的協議。同時,他對蔣建平說,做夜視儀的代理純粹是因為自己的興趣愛好。此后,他在試用保千里夜視儀之后,將試用體驗和蔣建平分享。特別要提到的是,人眼有一個適應過程,當環境忽明忽暗,眼睛也容易看不清,但夜視儀并沒有這個適應過程。那時人們的眼睛需要一定時間適應,如果前方突然出現一個行人或一臺汽車等障礙物,盡管人眼看不到,但夜視儀已經做出預警。
如果說經銷商們的信心是針對保千里夜視儀的整體未來市場,蔣建平本人的信心卻更多來自自己的體驗和對整個行業的分析和理解。蔣建平說:“我是保千里最忠實最權威的用戶,除了提高安全系數之外,還體驗到了很多細節性的東西。比如,在使用夜視儀的過程中,消除了在開車中困擾了我很久的近視眼造成不便的問題。因為保千里夜視儀可以變焦距,當我看不清遠處的標志和路牌時,通過夜視儀可以將路牌看得一清二楚。晚上在天氣不錯的情況下,夜視儀可以把天空中的云拍下來。”
厚重實力,空杯心態
據蔣建平介紹,利用車燈,汽車駕駛者在夜間的可視距離從最開始的幾米,到幾十米,到80米,國際上用了很多年的時間。保千里作為夜視儀行業的先行者,可使駕駛人員至少看到150-500米遠的距離,對障礙物的識別可達到260米。蔣建平說:“保千里自2006年開始就著手研究夜視儀相關的技術,夜視儀所有的核心技術都是保千里自主研發的,包括小型非球面高倍數高清變焦光學鏡頭技術、數字自動對焦算法、紅外同步補光技術、紅外激光勻化及同步補光技術、視頻透霧技術、人體行為智能識別技術。”
有了核心技術,還要考評該技術是否符合市場的需求,蔣建平介紹說:“對這個項目做了評估之后,我們認為市場特別大。中國現在汽車的保有量約1.2億輛,每年新增大概2000萬輛。以后買車的人越來越多,關注駕車安全的人也會越來越多。保千里夜視儀恰巧可以滿足大家對安全的需要。”據了解,在現實生活中,用夜視儀的駕駛者還在少數,世界范圍內也只有少數車配有夜視儀,如寶馬、奧迪的某些車型。盡管夜視儀對駕駛者確實有幫助,但要將市場打開,確實還面臨不少挑戰,對此,蔣建平卻信心滿滿。他說:“目前寶馬、奧迪等的夜視儀基本上使用的都是遠紅外的技術,所看到的東西不是很清晰,保千里夜視儀采用微光和近紅外的技術,不僅視線清晰,并且與國外產品相比價格也不是很高。就像導航一樣,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也都不知道去用,現在基本上所有駕駛者都有意識地使用導航了。培育夜視儀的市場是需要一個過程,但相信我們可以做好。”
如今汽車導航已經到了競爭比較激烈的時刻,不少人開始尋找突破點,也有人將目光鎖定了夜視儀。蔣建平說:“做導航,起初大家都賺了錢,現在做得太多了,就需要一個新的技術,新的亮點。有的導航廠的負責人跟我說已在導航上給我們留了一個夜視儀的模塊。將來我們夜視儀可能會跟導航結合得更緊密,給用戶更好的體驗。”
現在,保千里夜視儀從研發、設計、生產到營運等每一個環節都是自己在做,對于未來,蔣建平說:“到一定程度以后,我們就會集中精力做研發和運營。中國企業一直被冠以‘中國制造’的名號,而我們要做‘中國創造’。為此,我們非常提倡‘空杯心態’。我們進入到這個團隊之后,任何人都以空杯心態去學習。如果以空杯心態去不斷充實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做不成的東西。我覺得,不一定需要做多大的事情,但一輩子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的話一定可以將其做到極致。別人可能說這樣的人是神經病,是偏執狂,但只有這樣才能比別人做得更好。我們雖然是夜視儀行業的領跑者,但幾年之后,這個市場也會開始爆發。很多汽車電子、導航等企業都會涉及這個行業。未來的市場隨著大家的前后夾擊會競爭很激烈。我們以空杯心態準備迎接一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