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通信與技術的發展和人們日益增長的現代化高品質生活需求,出現了對住宅中各種通信、家電、安保設備通過總線技術進行布線、監視、控制與管理的商用系統,這在美國稱為Smart Home也就是現在智能家居的原型,從此“智能家居”成為了人們現代化生活的一部分.....
隨著通信與技術的發展和人們日益增長的現代化高品質生活需求,出現了對住宅中各種通信、家電、安保設備通過總線技術進行布線、監視、控制與管理的商用系統,這在美國稱為Smart Home也就是現在智能家居的原型,從此“智能家居”成為了人們現代化生活的一部分。智能家居的誕生,不僅為人們日常生活帶來更多的舒適和便捷,而且通過更精確、更方便的控制達到了節省能源的目的。
智能家居概念
居住環境智能化最早起源于西方,在歐美國家的普及率已相當的高,以美國洛杉磯為例,70%的商業樓宇都已實現智能化管理,85%家庭住宅和中高檔社區也配有成套的智能化管理系統。而在中國,智能家居理念還處于導入階段的中后期,只限于高檔別墅和住宅,智能家居為國內安防產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
智能家居是一個居住環境,是以住宅為平臺安裝有智能家居系統的居住環境,實施智能家居系統的過程稱為智能家居集成。以住宅為平臺,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智能家居—系統設計方案安全防范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并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又稱智能住宅,在國外常用Smart Home表示。與智能家居含義近似的有家庭自動化(Home Automation)、電子家庭(Electronic Home、E-home)、數字家園(Digital Family)、家庭網絡(Home Net/Networks for Home)、網絡家居(Network Home)、智能家庭/建筑(Intelligent Home/Building),在我國香港和臺灣等地區,還有數碼家庭、數碼家居等稱法。
傳統意義上一般都認為智能家居是帶來生活品質的提升,其實物聯網智慧家居正在改變這些觀點,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實用、方便、易整合。每一個家庭中都存在的各種電器,不管是號稱智能的冰箱、空調還是傳統的電燈、電視一直以來由于標準不一都是獨立工作的,從系統的角度來看,他們都是零碎的、混亂的、無序的,并不是一個有機的、可組織的整體,作為家庭的主人面對這些雜亂無章的電器其消耗的時間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成本通常都是很高的并且是非必要的。
安防產業融入智能家居
那么說到這,安防產業如何在智能家居市場大顯身手?如何擁有更大的作為呢?就國內而言,智能家居目前還處于市場導入階段,智能家居理念在潛移默化中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特別是針對老人群體和白群人群提供了極大的生活便捷和幫助。同時現階段也存在著制約發展的因素,主要表現在智能家居多數停留在“點”的層面上,保持單一化功能模塊動作,由于受到建筑本身施工設計、工程質量以及硬件產品狀況的局限尚不能形成真正的一體化、人性化、高智能的家居生活管理系統。而未來,隨著家電智能化和建筑智能化的深入發展,“簡單操作、一體化管理、人性化體驗”必將成為智能家居的發展趨勢。目前安防產品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顯性安全保證”方面,包括預防、監控、報警和警后處理幾個方面,其產品的主要性能表現為:防止非法侵入功能、報警及聯動功能、報警顯示功能以及警后處理功能。系統運作流程主要為:通過安裝門禁、門磁、窗磁、防止非法侵入;一量發生入侵情況,管理系統可能通過安裝在住戶室內的報警控制器發出報警信號,自動顯示報警住戶號和報警類型,并自動進行系統信息存檔;通過自動拔打電話、發送短信、彩信抓拍圖片并E-mail到指定用戶手機和警務室,用戶在手機收到信息后就可以第一時間用手機、電腦查看家中監控畫面并控制其家中家電設置、布防撤防等操作。當離家時,管理系統實時將家中監控畫面傳輸到住戶的手機終端,以便用戶和警務人員監控。而這些功能主要基于目前安防產品相對的成熟的性能上,隨著智能家居理念的不斷普及和延伸,市場空間將更加廣闊,給國內眾多優秀安防企業如景陽、大華、保千里、金三立等帶來了巨大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