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來,與安防業內的一些企業、專家有所接觸,談及安防行業的現狀,感慨頗多。有人說,現在的安防就好比世紀之初的IT行業,很亂很有前景。對于這話,相信許多人都有
近來,與安防業內的一些企業、專家有所接觸,談及安防行業的現狀,感慨頗多。有人說,現在的安防就好比世紀之初的IT行業,很亂很有前景。對于這話,相信許多人都有同感,山寨、品牌、竄貨,這些都是安防的常態。不過,回顧幾十年來安防行業的發展,有幾個數字還是讓我們難以忘記的:
1959年,應該說這是安防值得紀念的年份,為什么值得紀念呢?這要提到故宮的盜寶案。當然,不是說故宮盜寶值得慶賀,而是這一事件對安防行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1959年,故宮發生了建國后的第一起盜寶案,由于當時沒有安防設備,皇帝定婚的金冊、古錢幣、御用配件等文物都被偷了。從那之后,故宮開始使用簡單的安防報警設備,這也是第一家作為民用產品來使用的安防設備。這時候的報警產品,也就是最原始的用晶體管做的單純的監聽系統,通過聲音來判斷到底出現了什么情況。
也要感謝這個報警設備,1962年故宮又來了一起盜寶的,企圖把珍妃印、48斤黃金等貴重物品一起盜走,可是盜賊最終還是失手了,因為安防設備發揮了作用。盜賊在盜寶的過程中撬展柜的聲音很清楚地傳入值班室,從聲音判斷出了這一盜竊的信息,而這個設備是由北京市公安局提供的,為保護國寶建立了功勛。
從1959年至今,應該說安防系統發生了翻天腹地的變化,除了聲音監聽,圖像監測,紅外報警,門禁識別,可以說各個系統聯動的安防設備開始覆蓋到常見場所了。從最初的故宮安裝報警系統到現在的民用安防開始普及,人們的安防意識在不斷加強,這不得不說是安防的一大進步。
31
對國內安防行業來說,1979年是中國安防一個公認的起點。在那之前的60年代,國內也研究過安防設備,但這是非常零星的;而自1979年以后,安防開始作為一個行業在有意識的引導和發展。
安防發展至今已有31年的歷史,其中經歷依稀可見:1979年全國刑事技術預防專業會議開啟了技術預防器材的研制工作;上世紀80年代后期一系列安防技術標準出臺;80年代后期基于CCD技術的安防監控攝像機走向市場;1984年公安部在科技局設立了安全技術處;1986年,C&K防盜產品大舉進入中國;1987年第一次全國安防技術標準化會議召開;1992年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成立;1994年安防產品現身展會;1996年全國首屆“國際社會公共安全產品博覽會”舉辦;1996年公安部技防辦發出了《關于加強安全技術防范產品質量檢驗管理的通知》;1998年各地設立安全技術防范的管理機構;2000年6月16日,《安全技術防范產品管理辦法》發布;2001年11月首屆中國安防論壇成功舉辦 ;2005年,政府大力推行“科技強警”、“平安城市”、“3111工程”,安全防范技術工程師、安全防范風險評估師、安全防范技術工人列入《國家職業大典》;2007年,HKVision-?颠M入全球50強,視頻分析系統在中國全面開花;傳統IT企業進入安防行業;2008年,奧運會的召開為安防行業注入了一支強心劑;2009年,中國安防行業走過30年的歷史;2010年,上海世博會召開,繼奧運之后,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再一次為金融危機下的安防送來了一片曙光……
31年的歷史,濃縮成一段文字,從厚讀薄,再從薄讀厚,感慨良多。
2000億
1979年,安防有產值嗎?相信很多人會搖頭。有人會料到2010年,安防的產值會達到2000億嗎?估計是很多人不敢想的事情。
但是,據一項可靠數據披露,預計到2010年中國安防產值將達到2000億元。相信這一數據放在世紀初,放在2000年,也是沒幾個人能夠想象的。2000年中國安防產值僅為250億元,經過“十五”期間的快速發展,2005年安防產值超過了900億元,2006年則達到1180億元。2007年在2006年的基礎上繼續高速增長,達到1450億?梢钥闯,最近五年來,中國安防市場的需求量和份額均以接近30%的速度迅猛增長,營業收入超過全國工業平均發展水平12個百分點,遠遠超出傳統制造業的增速和盈利水平。
“安防是一個朝陽行業”,不止一個人說過這樣的話。2000億,給了安防人很大的鼓舞,從目前的形勢上來說,安防也確實變得越來越為人所需要。
25000
或許2000億給了人很大的鼓舞,但是也要知道,國內安防廠商達25000家之多。2000億的產值,250000家企業,平均到每家企業,營業收入多少我們都心知肚明。而據一項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09年底,國內安防廠商多達21000家,營業收入在300萬元以下占47%,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僅占安防企業總體的1%。
除了營業收入外,在安防產品的對陣上,我們也頻頻敗退。統計表明,在電視監控設備領域,日本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達45%,美國產品為25%,中國臺灣產品占到了20%。安防企業靠OEM、低價格轟炸來搶占市場,換來的只會是以人口密集型轟炸為代價的盈利。
安防企業要走出中國,走向世界。這樣的口號雖然響亮,但是如果沒有付諸行動,何時能夠走向世界呢?單說目前的安防知識產權之亂,就讓人擔憂。今天我在某安防QQ群里碰見“上海冠林”公司的人,剛開始我以為是福建冠林在上海的分公司,后來才知道是兩個不同的公司,生產的產品也是不一樣的。連安防業內人士都弄不清楚,外人誰又能夠判斷清楚呢?
30
30,應該說是一個可喜的數字,迄今為止,安防行業已有30家上市企業。從默默無聞到掀起上市熱,30家不能算小數目,而這30家企業上市,也僅僅只用了5年的時間。
2005年5月11日上午9時整,隨著敲響股市開盤的最后一記鐘聲,中國安防第一——“亞安科技”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成為中國安防企業第一家在海外成功上市的民營企業。
繼亞安之后,中國安防市場掀起了上市的熱潮。迄今,已有天津亞安、蘇州科達、CSST、鵬博士、清華同方、北京兆維、湘郵科技、同洲電子、大立科技、TCL、新海宜、大話股份、?低暋⑷╇娮、威創視訊、鼎漢技術、新松、太極機器人、漢王科技、科大訊飛、川大智勝、日海通訊、銀江股份、漢威電子、賽為智能、海灣控股、達實智能、新大陸、遠望谷、行天下等30家企業成功上市。
有人說,創業是從0到1,上市是從1到100。安防企業完成從1到100的蛻變,進入資本化運作市場。但是,蛻變不是簡單的,安防企業要從密集勞動、組裝高技術產品低效益、重復生產的傳統生產企業走向技術創新品牌為先的現代商業企業,恐怕是一個讓人思索的難題。如何整合企業資產、讓技術與資本發展同步,成為了擺在安防界的嚴峻問題。
以上只是最近有感于安防發展而順帶拉出來的幾個數字,在這數字的背后,更多的還是企業的故事。不管故事如何,我們相信總是精彩的,但是除了逝去的,我們更希望未來的發展能夠更加振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