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現在,監控攝像頭等技防設施已經深入到申城各類社區,看著攝像頭對準門口、草叢、車位、走道等各個角落,進出的業主都會有一種安全感。然而,近期一些市民反映,自
現在,監控攝像頭等技防設施已經深入到申城各類社區,看著攝像頭對準門口、草叢、車位、走道等各個角落,進出的業主都會有一種安全感。然而,近期一些市民反映,自家小區的監控攝像頭其實啥也沒監控到,成了監“空”攝像頭。
晚上效果是黑屏
“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小區攝像頭在晚上居然啥也看不見!”青浦某社區居民彭先生向記者反映,3月8日下午,他將車停在小區自己的車位上,一天未動。第二天晚上回家,他發現一個反光鏡居然被損壞。因為車位正對著攝像頭,彭先生便叫來物業調出這一時間段的監控錄像查看。
讓他吃驚的是,這個攝像頭的監控效果居然是黑屏!“不要說看清車輛牌照,連車外形也看不出!”彭先生哭笑不得,“我還一直以為自己的車位是最安全的呢!”物業的態度更是有些蠻橫,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他質疑:這樣的監控設備如何能保證小區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壞了半年未修理
徐匯區高安路居民高先生前段時間也遇到了類似的事情。3月初的一個早上,他發現自己停在小區的車被別的車子撞了。報警后,警察需調看監控錄像,沒想到物業工作人員說,小區里的幾個監控攝像頭早就壞了。“門房換地方以后,攝像頭就不能用了,大半年也沒有修理過。”換句話說,要找到撞車者,高先生只能靠自己。幸好,晚上駕車人主動找到他,事情才算得到解決。
高先生十分擔憂:現在只是一輛車被撞壞,萬一以后出現更嚴重的事故,小區攝像頭卻發揮不了作用,怎么辦?
監控,不能監“空”
根據市民的投訴,記者走訪了有關部門。市物業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調查后告訴記者,彭先生所在小區的物業反饋說4個攝像頭運轉正常。既然正常運轉,為何晚上是黑屏呢?
據介紹,在不同感光條件下,不同檔次的攝像頭攝錄效果不一樣。配備紅外線的設備,晚上也能拍出圖像;無這項配置的,晚上自然漆黑一片。“目前對小區內監控設備的拍攝效果沒有硬性規定。”相關人士告訴筆者,如果業主對監控設備的效果不滿意,或是發現監控設備有損壞,可以向業委會反映,業主大會表決通過后,動用維修資金予以修理或更換。比如像高先生就可以積極聯系居委會和業委會,修理監控設備。而物業公司作為維護和保養的責任人,也有義務及時將監控設備的使用情況匯報給業委會,不能坐視不管。
上海某律師事務所的凌律師認為,在監控設備損壞或失靈的情況下,業主可以認定物業在管理上存在瑕疵,可以要求他們及時改正,但很難要求物業對車輛的損失承擔全部責任。據了解,申城許多業委會在聘用物業時,有的并沒有簽訂保管合同,物業對小區內停放的車輛只承擔管理上的責任,不承擔事故責任,倘若出事物業拒絕承擔損失。“盡管這樣,物業公司也不能毫無作為,而是應該積極配合業主,改善小區的監控狀況,讓大家住得安心放心。”
物業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承諾,將加強宣傳和管理工作,要求小區物業盡職盡責、注重養護,不讓有問題的監控設備一直監“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