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開爾瑞|【新聞八面】門禁卡的發展歷程2018-04-11 永泰傳媒 關注永泰傳媒,博覽安防視界 永泰安防網(www.fsmp.cc)報道 1995年門禁進入中國市場從最早使用的是條碼卡,但
關注永泰傳媒,博覽安防視界
1995年門禁進入中國市場從最早使用的是條碼卡,但因其易于復制很快就被磁條卡所取代。曾經磁條卡得到很好的推廣,同時出現了另外一種光電卡,但也因為其容易磨損,使用不便,等原因很快被感應卡所替代。只有在自助銀行還在少量使用磁卡門禁,但也因為銀聯卡的推廣,從最開始的分辨不同的卡,發展到所有卡通用。
感應卡最初是使用在美國的軍方,在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最早在使用的ID卡是來自瑞士的EM卡,后來有臺灣的卡憑借低廉的價格取代了瑞士EM公司的統治地位。但是由于M1卡的出現,以及傳統ID卡便于復制等缺點的原因,其地位收到了M1卡的威脅。
EM 4100/4102 只讀感應式ID卡
芯 片: μEM瑞士微電 EM4102 Wafer
工作頻率:125KHZ
感應距離: 2-15cm
尺 寸:ISO標準卡 / 厚卡 / 多種異形卡
封裝材料: PVC、ABS
典型應用: 身份識別、考勤系統、門禁系統、財物標識等
TK4100 只讀感應式ID卡
芯片: 臺灣4100COB
工作頻率:125KHZ
感應距離:2-15cm
尺寸: ISO標準卡 / 厚卡 / 多種異形卡
封裝材料:PVC,ABS
封裝工藝:層壓、自動粘貼、超聲波封裝
號碼: 連號噴碼
典型應用:考勤系統、門禁系統、身份識別、低頻標簽卡等
M1卡的出現改變了原有EM卡的格局,它共有16個扇區,0扇區存儲不可加密和更改的數據,包括序列號,1-15扇區存儲讀寫數據,每個扇區共有64個字節,其中數據位48個字節,加密位16個字節,生產M1卡的廠家主要有三個,一個是荷蘭PHILIPS的S50和S70,他們卡貴,但讀卡距離和速度以及穩定性都很好,所以在一些要求較高的消費場所使用較多,另外一個是西門子,價格較高,但質量比PHLIPS要差,所以現在很少有人使用,再一個是復旦微電子FM11RF08 ,他們的卡價格很有優勢,質量比PHLIPS的要差,用在消費上有差帳的可能,目前在國內使用量較大;還有達華的TKS50卡,這些卡都是通用格式,可以互相替代。
Miafre 1 S50感應式IC卡
芯片: Philips Mifare 1 S50
存儲容量:8Kbit,16個分區,每分區兩組密碼
工作頻率:13.56 MHz 通訊速率:106KBoud
讀寫距離:2.5~10cm - 讀寫時間:1~2ms
工作溫度:-20℃~85℃ 擦寫壽命:>100,000次
數據保存:>10年
外形尺寸:ISO標準卡 85.6x54x0.80 / 厚卡/ 異形卡
封裝材料:PVC、ABS、PET、PETG、0.13mm銅線
除了EM卡和M1卡常用的還有美國ATMEL公司生產 TIMIC卡,其主要是用在賓館磁卡鎖上,它也屬于讀寫卡,但是它只有一個扇區,無法實現一卡通,因其讀寫設備價格低廉,并且讀寫能夠滿足賓館鎖的要求,還是被廣泛使用。
Temic卡基本參數
制作工藝:在PVC表面嵌入電子模塊和感應線圈
讀卡方式:免接觸感應式
存儲容量:32字節存儲空間
讀寫特性:可讀可寫可加密
讀寫次數:公共使用環境下平均達到1年左右的使用期
讀寫距離:0 - 5cm
數據保存期:10年以上
工作頻率:125KHz
通訊速率:106Kbps